午夜久久久|大地资源第二页在线观看中文|波多野吉衣人妻|亚洲av动漫

技術方案
什么是EOS,怎么排查?和ESD有什么關系?

發布日期: 2024-07-01 15:52:11

點擊:9

EOS(Electrical Over-Stress,電性過應力)是指電子元件或系統因承受超出其設計范圍的電壓、電流或功率而導致的損壞或失效。

隨著半導體工藝技術越來越先進、操作電壓越來越低以及系統功能越來越復雜,EOS (Electrical Over Stress,過度電性應力) 更容易竄到系統內部導致損壞。多年來,EOS一直是科技產業產品故障率最高的原因之一。

但就解決時間和成本而言,發生EOS的代價過于昂貴,因此在大多數的排查中,會提供產品中的失效器件給供應商,供應商利用專業的測量與分析設備來判斷失效現象,并找尋根本原因,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,否則極可能會影響整個產品的長期可靠性。

EOS(過度電性應力)通常由以下異常情況引起:

1. 電壓超出限制:若超過元件的耐壓極限,可能會引起絕緣體被擊穿或元件受損。

2. 電流超出承受限度:若超過元件的負荷能力,可能會導致元件過熱或被燒壞。

3. 功率超出散熱能力:若超過元件的散熱限制,可能會引起熱失效。

EOS的常見原因主要有:

靜電放電(ESD):人體或設備產生靜電放電,導致瞬間大電流的出現。

電源波動:電壓或電流的不穩定,突然變化超出器件的承受范圍。

短路或開路:電路異常引發電流或電壓的異常情況。

設計缺陷:電路設計不恰當,使得元件處于極限工作狀態。

EOS與ESD的關系:

當產品發生失效,懷疑是EOS導致時,接下來要怎么排查?

分析排查EOS(Electrical Over-Stress,電性過應力)的原因需要系統性地檢查電路設計、工作環境、測試過程及失效現象。以下是具體的分析排查思路,供參考:

1. 確認失效現象

失效模式:檢查元件是否燒壞、穿孔、短路或斷路。

失效位置:定位失效的具體元件或電路區域。

失效時間:記錄失效時間點(如上電瞬間、工作過程中或斷電后)。

2. 檢查電路設計

檢查元件電壓電流:確保故障組件的電壓和電流在其規定的范圍內。

電源穩定性評估:審視電源是否保持恒定,以及是否存有電壓峰值或不穩定現象。

驗證保護元件:確認是否安裝了TVS二極管、熔斷器、穩壓二極管等防護裝置。

審視PCB設計:檢查高電壓與低電壓信號線是否過于接近,以及地線布局是否恰當。

3. 分析工作環境

靜電放電(ESD):檢查工作環境是否存在靜電風險,是否使用了防靜電措施。

溫度與濕度:確認環境是否導致元件過熱或受潮。

電磁干擾(EMI):檢查是否存在強電磁干擾,導致電壓或電流異常。

4. 測試過程排查

上電測試:檢查上電瞬間是否存在電壓或電流沖擊。

負載測試:確認負載變化是否導致電流或電壓超出范圍。

信號完整性測試:檢查信號是否存在過沖、振鈴等現象。

熱測試:確認元件是否因過熱而失效。

5. 失效分析工具

示波器:用于捕獲電壓和電流的波動,以分析是否有異常情況。

熱成像儀:用于偵測電路中的高溫區域,判斷是否因過熱而失效。

ESD測試儀:用于檢測靜電放電是否超出安全范圍。

X射線或顯微鏡:用于檢查損壞元件的內部構造,以確定是否由EOS引起。

6. 常見EOS原因總結

電壓或電流異常:電源問題導致超出正常范圍。

靜電放電損害:ESD事件致使元件受損。

設計上的不足:保護電路設計不充分或元件選擇失誤。

外界干擾因素:電磁干擾或環境問題引起設備異常。

測試過程失誤:測試時產生過電壓或過電流。

7. 改進措施

設計改進:引入保護電路,保障元件在安全區間運作。

測試強化:增設ESD測試、浪涌測試等穩定性檢驗。

環境優化:實施防靜電措施,減少外界干擾。

培訓與規范:提升設計及測試團隊的EOS防護意識。

據調查,EOS的常見原因包括熱插拔、電壓過高、電源突波以及焊接錯誤。大多數損壞并非出現在器件制造階段,而是在PCB/模組組裝階段(大約30%)或使用階段(大約40%)。

總結:在分析EOS問題時,關鍵在于詳細描述事件經過和提供量化數據,例如異常是如何被發現的?能否重現?使用場景是什么?突波可能的路徑和能量大小,以及IC損壞的具體情況(封裝/打線/芯片燒毀)等。(來源維科網)


上一篇:
沒有了!
下一篇:
穿戴式近電報警器的工作原理與技術特點

友情鏈接

    聯系我們

400-068-0006

etcr@etcr.net

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石龍北路105號聯東智造園5座10樓

版權所有 ? 廣東銥電測控技術有限公司 2025
網站地圖
粵ICP備2023096460號
網站建設

江小姐

郁先生

余小姐

譚先生

黃先生

換相開關

頂部
首頁
撥號
產品
聯系